机构编制督查“五”字诀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7-07 】 【选择字号:

为了推动机构编制各项改革和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结合“工作落实年”活动要求,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实践,应充分注意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特点,把握好“五个字”:听、督、查、密、馈。

听:耐心地听,仔细地记。听是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督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了解情况,督查工作也就无从下手。只有做到耳聪目明,才能把握督查工作的前瞻性和时效性问题,才能取得督查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督查为主动督查。因此,作为督查人员,一定要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基础功,掌握全方位收集信息的方法。对于诸如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通过调研、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和看法,从中发现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有的放矢地督查,校正工作中的偏差和误差,保证各项改革按既定的政策顺利进行。

督:围绕中心,督促落实。作决策和抓落实是两个紧密相关的环节,而督查则是推动决策落实的有力手段,是把决策变为现实的桥梁。没有决策,就谈不上落实;没有落实,决策就等于纸上谈兵,也就失去了意义。可以这么说,督促、督导和督察是做好督查工作的关键。因此,督查人员要紧紧围绕机构编制中心工作,贴近领导思路,抓住热点问题、找准难点问题、弄清疑点问题,在抓落实、求实上下功夫。尤其是对于党委、政府和编委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落实问题、捡轻避重落实问题以及落实较为缓慢的问题等,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件一件地督促,一项一项地检查,保证有关机构编制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本地、本部门落到实处。

查:查明情况,及时处理。督查人员要不辞辛苦,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编制部门独立督查与联合有关部门、地方督查相结合,对听到、看到、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核实。通过由表及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研究,弄清事实真相。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拿出初步处理意见,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违规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达到“查办一件,带动一片”的效果。如对违规问题束之高阁、不管不问,就会放纵违规的行为,使督查工作打折,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密:保守秘密,慎之又慎。编办作为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办事机构,负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等任务,而改革往往又是敏感性问题,因此,在督查中一定要把握好保密工作的分寸。该公开的公开,不易公开的要保密。比如在推动改革的初期,改革方案、改革政策、改革范围等等,都属于保密范围,一旦这些内容泄漏出去,就会引起振动,甚至会直接影响领导决策。

馈:沟通反馈,划圆句号。督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上级有关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领导的决策、上级部署,而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则是为了更好地抓好落实。通过综合分析听、督、查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在决策执行中的新鲜经验,研究分析影响决策深入贯彻的因素,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利用简报、专题汇报、书面报告等形式,向决策领导、领导机关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反馈,形成管理回路。向领导反馈信息,便于领导把握全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向下级或单位反馈信息,既有利于单位之间取长补短,又有利于单位校正工作方向,减少差错。

总之,只有把握好听、督、查、密、馈,才能更好地把握机构编制督查工作的规律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督查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为机构编制工作较好地服从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提供体制机制支持和保障。(监督检查科供稿)

编办概况